复星医药
中国能源网讯 龙源西藏羊八井10MW光伏电站暨新型地热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是西藏第一座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其建设规模在全国也属前列。
英国也将采取FIT政策 英国也将采用高于市场价格的FIT电价,来刺激光伏产业的发展。可是iSuppli公司认为,尽管FIT即将下调,但由于太阳能安装价格下降的刺激,需求仍将强劲增长。
该幅度高于iSuppli的预测:2011年下调5-15%,随后每年下降4%。为了能享受政府补贴计划,以获得最大回报,意大利的客户,不论是想在企业还是在住宅安装太阳能系统,都想在明年以前安装,不然的话就享受不到较大的折扣。意大利计划2011年把FIT降低20%,随后每年下降6%。虽然2010年德国光伏需求保持旺盛,但即将下调FIT可能影响今年的安装情况。但是,具体规模将取决于法国的FIT下调幅度。
但是,意大利的系统安装商在为繁忙的下半年做准备。但是,由于将下调FIT,意大利2010年安装容量也很有可能高达1.5GW。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类似于其他传统产业,在全球太阳能产业链条中,我国也仅仅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在制造环节占有一席之地,而在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
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领域,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1.78GW,占全球总量的26%,但是2008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40MW,占全球总安装量的比例仅为0.73%。除此之外,光热发电的成本也是其相较于光伏发电的一大优势。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主要由科技部支持,进行自主技术的研发和示范电站建设。因为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不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太大的压力,而这一点正是在智能电网尚处于概念阶段的情况下,制约光伏发电在国内推广的关键因素。
美国目前光热发电的发电成本是13~16美分/千瓦时,基本与目前的风力发电成本相近,而且未来还有巨大的下调空间,相对来看,虽然光伏发电的成本在近年来也有大幅下降,但目前也维持在25美分/千瓦时左右。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热水系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将耗资4000亿欧元,在中东及北非地区建立一系列联网的太阳能热发电站,满足欧洲15%的电力需求以及电站所在国家的部分电力需求。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09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更进一步,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超过40%。另外,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占到热水器市场份额的57%。
我国比较成熟的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热水系统。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这应该给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极大的启示,只要政策的扶持到位,同样可以迅速成长。但目前国际上正在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60MW,建设中的项目超过2000MW,发展前景被一致看好。
甚至在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较大,再加上资源与经济发展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协调,进而导致电力资源基本需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特殊国情下,太阳能光热发电会成为我国大规模应用太阳能的第一选择。2009年7月,12家大型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备忘录,启动沙漠行动计划。
姜谦指出,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且我国确实在其中的某些环节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来看,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短期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在我国不可能像德国、日本等国一样,大面积应用于家庭市场。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也显示,2009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已达到4200万平方米,年增长速度达到35.4%。
而这一前提则是相关监管部门也同样看到,光热发电必将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太阳能乃至整个清洁能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姜谦指出,在十年之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如同目前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一样,几乎一片空白,但在无锡尚德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短短几年时间,仅看制造环节已经跃居到全球领先的位置。同期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也仅为150MW左右,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在2.5%左右。虽然国内厂商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的呼声很高,而2009年国家相关部委也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扶持这一产业,但总体来看,由于上网电价、并网规范等因素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国内光伏市场远未达到全面开启的状态。同样是上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超过4000兆瓦,占世界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比例也超过40%
全国保有量达到1.45亿平方米。同期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也仅为150MW左右,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在2.5%左右。
姜谦指出,在十年之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如同目前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一样,几乎一片空白,但在无锡尚德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短短几年时间,仅看制造环节已经跃居到全球领先的位置。甚至在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较大,再加上资源与经济发展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协调,进而导致电力资源基本需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特殊国情下,太阳能光热发电会成为我国大规模应用太阳能的第一选择。
2009年7月,12家大型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备忘录,启动沙漠行动计划。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
将耗资4000亿欧元,在中东及北非地区建立一系列联网的太阳能热发电站,满足欧洲15%的电力需求以及电站所在国家的部分电力需求。美国目前光热发电的发电成本是13~16美分/千瓦时,基本与目前的风力发电成本相近,而且未来还有巨大的下调空间,相对来看,虽然光伏发电的成本在近年来也有大幅下降,但目前也维持在25美分/千瓦时左右。因为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不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太大的压力,而这一点正是在智能电网尚处于概念阶段的情况下,制约光伏发电在国内推广的关键因素。2009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更进一步,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超过40%。
虽然国内厂商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的呼声很高,而2009年国家相关部委也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扶持这一产业,但总体来看,由于上网电价、并网规范等因素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国内光伏市场远未达到全面开启的状态。另外,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占到热水器市场份额的57%。
我国比较成熟的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热水系统。姜谦指出,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且我国确实在其中的某些环节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来看,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短期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在我国不可能像德国、日本等国一样,大面积应用于家庭市场。
太阳能热水器年产值达到578.5亿元,增长了34.5%。除此之外,光热发电的成本也是其相较于光伏发电的一大优势。
但目前国际上正在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60MW,建设中的项目超过2000MW,发展前景被一致看好。而这一前提则是相关监管部门也同样看到,光热发电必将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太阳能乃至整个清洁能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领域,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1.78GW,占全球总量的26%,但是2008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40MW,占全球总安装量的比例仅为0.73%。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热水系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类似于其他传统产业,在全球太阳能产业链条中,我国也仅仅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在制造环节占有一席之地,而在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也显示,2009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已达到4200万平方米,年增长速度达到35.4%。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以及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因此,要使得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能够真正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就不应该仅仅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同样值得期待。同样是上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超过4000兆瓦,占世界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比例也超过40%。